各位网友好,小编关注的话题,就是关于李晟遗体告别仪式的问题,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李晟遗体告别仪式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。
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殉职的记者,他的死拯救了清王朝的进一步丧权辱国,他的死同谭嗣同一样壮烈,意义不凡。
他的名字叫沈荩。原名沈克成,1872年生人,籍贯湖南长沙人。
中日甲午战争后,腐朽的清王朝失败局面让不少热血青年预见到了国家的未来,于是出现了一批批救国有志之士,打算以自己的绵薄之力,拯救国家于危难之时,这里面就有沈荩,他同老乡谭嗣同、唐才常一起密谋救国,希冀清王朝可以彻底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情势。
1898年,老乡谭嗣同的百日维新运动彻底失败,谭嗣同作为其中关键性人物,戊戌六君子之一,被慈禧谕令斩头于菜市口,令不少国人唏嘘不已,而后沈荩和唐才常看到了清朝的腐朽,决定逃亡日本,一方面为躲清政府的追查和杀害;一方面以留学之名学习先进的“革命”经验,直到1900年,归国的两人在上海成立革命组织“正气会”(自立会),把组织性质由最初的改良派正式转变为了革命派,警醒了人们对于清王朝政府的希望打算,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。
当年,唐才常谋划的自立军起义运动被提前走漏风声,湖广总督张之洞派兵对该运动成员进行了镇压和绞杀,作为其中关键人物唐才常被捕,首级被悬挂在武昌汉阳城门上方枭首示众。
同年8月,沈荩以“中国国会自立军右军统领”的名义对清王朝发动了起义,但因作战经验不足被清军很快镇压,此起义宣告了失败,而沈荩并没有被捕,而是逃到了清政府的首都“北京”,在那里他利用自己的日语水平,换了身份,成功的当上了《天津日日新报》的一名记者。
沈荩利用自己记者的身份,每日交往的多是北京城里八国联军的洋人们,自己在洋人圈子里也有了自己的话语权,清朝的贵族们因此也对他趋之若鹜,态度谄媚的奉承于他,所以,沈荩对于得到清廷的信息也是比一般人更加容易。
终于有心的沈荩,在请贵族口里知道了清政府打算同俄国签订《中俄密约》,爱国的沈荩知道这个条约签订对于国家来说意味着更加丧权辱国,进一步被外国列强蚕食,所以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阻止。
《中俄密约》本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,俄国乘火打劫威逼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,其内容是打着“共同防御日本”的幌子,打算谋划当时的东北地区的控制权。
只要中日开战,中国所有的港口均允许俄国兵船驶入,而且中国的黑龙江、吉林允许俄国建造铁路,无论战时还是和平时期,俄国都可以通过该铁路运送军队和军需品。
直到1903年,俄国在《中俄密约》的初稿上提出更加无理的要求:俄国在东三省以及内蒙古一带享有路政税权以及领土主权。其司马昭之心,昭然若揭。
这次威逼清廷准备私下签订的条约,就被记者沈荩知道了。
沈荩通过自己经营的人脉,费劲了代价,最终用重金贿赂了当时的清朝政务处大臣王文韶之子,从那里弄到了密约的既定稿,于是把稿子发给了天津报社《新闻西报》,全文刊登了清政府同俄国即将签订的丧权条约,国内其他报社纷纷转载,一时间全国沸腾。
迫于国内的巨大舆论压力,清政府拒绝了签字,《中俄密约》被阻止了,但是沈荩却被好友吴士钊出卖,在北京寓所里被逮捕。
慈禧认为自己颜面尽失,所以对沈荩恨之入骨,谕令沈荩执行死刑,但是当月是光绪生日,不宜执行,便改成了杖毙,把沈荩打的血肉模糊,骨头全碎,最终剩下一口气时还不畏生死的高喊“怎么还不打死我,勒死我吧!”
打至二百余下,血肉飞裂,骨已如粉。
时年31岁。
1.皋陶,2.后稷,3.少康,4.颍考叔,5.隰朋,6.先轸,7.董狐,8.成得臣,9.华元,10.赵无恤,11.豫让,12.聂政,13.匡章,14.翟璜,15.尉缭,16.李由,17.张耳,18.钟离昧,19.季布,20.周昌,21.叔孙通,22.申屠嘉,23.张释之,24.卫绾,25.赵破奴,26.魏相,27.丙吉,28.萧望之,29.金日磾,30.刘演,31.贾复,32.耿弇,33.马援,34.冯异,35.王霸,36.马武,37.赵苞,38.许慎,39.窦武,40.邓绥,41.马隆,42.张宾,43.张轨,44.谢艾,45.王镇恶,46.长孙晟,47.独孤信,48.拓跋珪,49.贺拔岳,50.慕容绍宗,51.侯莫陈崇,52.裴行俭,53.王忠嗣,54.李晟,55.韦皋,56.韩德让,57.耶律休哥,58.李继隆,59.章惇,60.种师道,61.吴玠,62.孟珙,63.王坚,64.妇好,65.鱼玄机,66.刘采春,67.李冶,68.薛涛,69.许负,70.袁天罡,71.郭宝玉,72.刘仁轨,73.娄师德,74.王海宾,75.郑众,76.宇文宪,77.冯嫽,78.许穆夫人,79.杨继盛,80.汪文言,81.陈文龙,82.夏完淳,83.沈葆桢,84.曾纪泽,85.郭嵩焘,86.聂士成,87.徐世昌,88.黄侃,89.许德珩,90.钱玄同,91.卢德铭,92.何长工,93.段德昌,94.许继慎,95.吴焕先,96.赵寿山,97.续范亭,98.韦拔群,99.彭湃,100.恽代英。
非常值得铭记,但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历史人物并不为众人所熟知的人很多。下面简单介绍一个我认为非常值得纪念的历史人物。他就是民族英雄,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冉闵。
冉闵是根正苗红的汉人。其祖先曾任汉朝黎阳骑都督,家族世代担任牙门将。东晋时期,后赵明帝石勒击败了陈午,并且还俘虏了冉闵的父亲冉良。当时的冉良才十二岁,所以石勒命令石虎收养了冉良。因此冉闵也就成为了石虎的养孙。冉闵自幼就受到了石虎的喜欢,而且冉闵又继承了父亲的衣钵,他不仅长的魁梧,并且骁勇善战,勇力过人。因此在冉闵成年从军入伍后,立下颇多战功。石虎也更加的喜欢冉闵了。
石虎去世后,冉闵历经数位皇帝成为了后赵实力最强的臣子。但后来因为冉闵和石鉴闹翻了,再加上冉闵和石氏子孙之间因为权力的争夺,导致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恶化,最终冉闵决定灭掉石氏取而代之。最终废黜石鉴并杀了他,又杀害石虎孙三十八人,把石氏家族全部消灭。杀死石鉴后,冉闵篡了后赵的政权,建立了冉魏政权。此时的冉魏对于胡族在没有一点的认同心理了。他知道胡族就是胡族,汉族就是汉族。因此在建立冉魏政权后,冉闵便开始联系东晋,想要和东晋共同讨伐胡族,驱赶胡族赶出中原之地。但东晋统治者腐朽无能,根本没有理会冉闵的建议。因此冉闵决定自己干。
冉闵向苍天发誓要杀光胡族,挽救汉人于水火之中。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杀胡令就出自冉闵之手。杀胡令一出,仅仅在邺城三天内就杀了胡人二十多万,整个北方地区在响应杀胡令,杀了胡人百余万!也因此冉闵被称为屠夫。但就是“屠夫”冉闵,他拯救了无数的北方汉人。五胡乱华之后,北方汉人成为了胡族掠夺杀戮的对象。冉闵的出现,挽救了汉人于水火之中。当时的冉闵被北方汉人称为霸王在世。可见冉闵对于当时北方的汉人意味着什么?那可是救世主啊。
史书记载羯族军队行军作战从不携带粮草,专门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,羯族称之为“双脚羊”。意思是用两只脚走路像绵羊一样驱赶的性奴隶和牲畜,夜间供士兵奸淫,白天则宰杀烹食。在羯族建立的羯赵政权统治下,曾经建立了雄秦盛汉的汉民族已经到了灭族的边缘。到冉闵灭羯赵的时候,中原汉人大概只剩下400万,冉闵解放邺都后一次解救被掳掠的汉族女子就达二十万。受益于冉闵得以存活的汉人高达百万之巨。当时青州、幽州、并州的胡人差点被冉闵杀光。后来胡族害怕冉闵,纷纷联合起来对付冉闵。冉闵难敌众人,再加上孤立无援,最终战死沙场。
之所以现在冉闵并不那么为人所熟知,还是因为冉闵是历史上少数对少数民族实行种族灭绝的铁血领导者。在古代冉闵的做法就是民族英雄之主。但在现代为了民族团结大和谐,冉闵自然就不再被当成主流宣传了。但不管怎么说,个人认为冉闵的事迹还是值得铭记的。如果没有冉闵,汉人还不知道要遭受多少苦难。相对来说,冉闵可以算是整个汉民族的英雄。这值得被铭记。
感谢阅读。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。
“续命大师”孟珙
知道他是哪朝哪代的人估计不多,就连很多历史领域的创作者估计都很少听到他的名字,但是他却是南宋时期和岳飞一样的人物,甚至单纯的论功绩,还要大于岳飞。
孟珙是在南宋末年的时候开始显露头角,南宋与蒙古联合灭金的时候,孟珙就是其中一名将领,而且取得了相当大的战绩,金朝灭亡后,南宋受到蒙古的入侵,镇守襄阳城的孟珙多次击败蒙古军,甚至连破蒙古十二道营寨。
但这都不是他最牛的,孟珙最牛的是救火大师的身份,从东到西,从南到北,哪里有入侵孟珙就会火速赶往哪里,然后打败入侵者,接着去下一个地方,一生当中,几乎是没有什么失败,堪称机动防御大师,没有孟珙在,南宋早就提前几十年灭亡了。
“睡王”耶律璟@
大辽的皇帝,此人被称为历史上最昏庸的君主,但是却较少为人所知,尤其是他的名字,能够知道的简直是少之又少,但了解他的确有助于了解昏君的历史。
耶律璟一生三大爱好,喝酒、睡觉、杀人。
他有多爱喝酒?上朝的时候喝,祭天的时候喝,骑马的时候喝,就连跟妃嫔睡觉的时候也得喝。
他有多次睡觉?一个整天喝酒,每次都喝的酩酊大醉的人,不爱睡觉,鬼都不信。
他有多爱杀人?堪称疯狂,什么人都杀,看谁不舒服就杀,上到王公贵族,下到平民百姓,中间妃嫔太监,不小心打个哈欠被他听到了,都要面临灭顶之灾。
到此,大家对李晟遗体告别仪式的解答时否满意,希望李晟遗体告别仪式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,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。